工商時報 2009.12.14 黃惠聆
2009年已到盡頭,半個月之後又要迎接新的一年,據基金業者表示,近期申購基金者雖不少,但也出現大量贖回基金情況,分析其原因一:投資人不想再讓煮熟的鴨子又讓它飛走了。原因二:年底投資人資金需求大。原因三:明年海外所得要課稅了!
今年全球股市逆轉勝,讓不少投資人財富不是「失而復得」就是「虧損減少」,因此,趁著年底趕快落袋為安,不想又重蹈去年覆轍,連一位投信的投資長也加入獲利了結的行列,其表示,雖然全球股市尚未看到反轉向下的訊號,也非看壞後市,但仍決定仍部份獲利了結,只是想拿一些資金買些東西犒賞自己一整年的辛苦。
除了犒賞自己之外,有些投資人則是因為稅負制度的改變,在投資上不得不作些轉換,即使官方都一再聲稱「海外所得課稅對一般投資人沒有影響」,但一些投資人還是很擔心,並將境外投資轉到國內投資。
在最低稅負下,1年的海外所得未超過100萬元(含),根本不必申報,就算海外所得超過了100萬元,最低稅負中,另外還有600萬元的基本扣除額,而且根據非正式統計,會因海外所得而增加稅負者,全台灣恐不會超過萬人。
但是海外所得課稅後對有些有錢人的影響就很大,若沒有作很好的規畫,未來境外所得一經課稅後,會突然多了一大筆稅金。一位會計師就表示,他有一位朋友以投資為業,是位「自營商」,平常操作台股股票,所賺的錢都不必繳稅,另外一筆錢就放在月配息海外債券基金,放在境外基金的額度就數億元,最近他就要他的朋友最好作些投資標的轉換,否則他未來一定要申報最低稅負。
海外所得課稅後,究竟有多少了人會受影響,事實上,人數真的很難估算,因為台灣隱性的有錢人真的很多,這些有錢人的錢,有不少人都隱藏在海外。
早在民國94年底時,公布「最低稅負制」時,就有一大票人因害怕「最低稅負制」實施後而增加稅收已將資金移出,當時大家以為,就算海外所得要課稅,只要錢沒有匯回,台灣國稅局也沒轍。沒有想到,近一年各國缺錢,布下天羅地網查逃漏稅,並將矛頭指向亞洲區有錢人,讓這些將錢隱身在海外的有錢人「坐立難安」。
有些人索性把錢匯回,不過,還有更多人「進退維谷」,因為資金一挪動,不就等於「不打自招」,就等著各國稅捐機關出招。
海外所得課稅一事,究竟對投資人會不會有影響?說「不會」是騙人的,除非沒有錢,只要是有錢人,就跟「稅」脫不了關係。
因為根據銀行業者的統計,只要每個月定期定額存1萬元買境外基金,預定每年報酬率是10%計,15年後扣掉成本就117萬元,先不管會不會增加稅負,反正超過100萬元就是要申報。若將每個月扣款金額提高至3萬元,15年後,預估會賺703萬元,就會有最低稅負的稅額產生。此外,投資人若是買投資在海外的配息基金,1年超過100萬元,也要申報。光是申報海外所得就是一件挺累人的事,海外所得課稅跟基金投資人是有密切關係。
因此,民國99年的投資理財行為會因為「稅」而大轉變,理財工具銷售也會重新洗牌。除了海外所得要課稅一事外,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收益也要併入「要保人」當年度的所得稅或最低稅負中申報。還有最近財政部要開始對黃金存摺展開查稅的動作,也讓看好黃金後市的資金從銀行的「黃金存摺」開始流向銀樓。
因此,當各國政府開始追稅、查稅、增稅時,國際資金就展開乾坤大挪移,從國外流到國內,從境外基金到國內基金,從黃金存摺轉到銀樓,有會計師會建議有錢的客戶明年投資,如果怕被課到稅可以留意2件事,1、買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或者台股。2、不買配息基金。這樣就不會有「稅」的麻煩事,做一個愛台灣的投資人就跟「海外所得課稅」沒有關係。但是如果財富不是上億元,也不必太擔心,只要一年贖回的境外基金所得控制在100萬元以內,也不會有稅的問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