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商時報 杜蕙蓉/台北報導 2009-10-26】

 篤信美貌是「職場通行證」,隨著上班族不斷求助外科整型醫療,使台灣的整型外科門庭若市,是少數可以不靠健保還能維持好業績的科別,由於國內潛在醫療美容商機即有700-800億元,吸引醫生紛紛自行創業、尋求加盟,或成立連鎖通路,規劃上市、櫃,深耕知名度。

 產業不受景氣影響 業績佳

 就專家的調查,國內有高達83%的女性,認為美麗的標準是來自於臉蛋,而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,對自己的臉蛋以及全身上下都不滿意,也有四成以上的女性,希望藉由「整形」,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迷人。

 佳醫總經理王偉斌表示,國內醫療美容商機約有700-800億元,科別包括以雷射為主的微創、開刀類的整型、擦拭類的保養品和保健食品。由於產業不受景氣影響,不管是處於經濟成長率的高峰期,有錢買美麗,增添自信,或者是在產業景氣低迷中,要增加好氣色,美美地找工作,醫療美容都能創造不錯的成長力道。

 基隆市立醫院院長江耀國說,整型美容是國內醫院少數不靠健保,還能生存很好的外科,門診根本看不完,病人都是自費,有的還遠道從國外回來求診,他服務的醫友有一成都來自於國外。

 醫療水平具優勢 欠整合

 江耀國指出,台灣的醫療水平在國際間評價很高,在2000年的經濟學人雜誌和2003年的國際照護期刊,台灣醫療水準被評鑑為全球第二名,僅次於瑞典,但如果以效率和健保的狀況來看,台灣是很有機會拿「第一」的。

 不過,儘管有優勢的醫療水平,國內在發展醫療美容產業和全球的知名度上,卻有很大的落差,生醫界認為,這是國內的整型美容科並未做很好的資源整合,還有主管機關的保守。

 江耀國說,台灣整型科約有近500個醫生有執照,其中有300多人在醫院服務,約140人自行開業,而有100多人是一人一家店,因此,能服務的項目十分有限;而且在醫院服務的美容科醫生中有一半是偏重在燒燙傷的美容,與整型還是有出入。

 由於醫生採取單打獨鬥,在資金有限下,很多最新科技的機器設備就沒有能力購買,而且能服務的客群亦受限下,如果真的有醫療美容團來,也沒有能力消化。

 政府心態保守 限制多

 另外,生醫界人士也認為,政府心態保守,禁止醫療美容宣傳包裝,對於進口醫療美容機器,法令的限制也很多,為此,不少國內相關醫療美容公司只好在香港成立公司,所有人員的訓練都集中在香港,等待法令通過後,再將機器和人員送回來台灣,否則怎能趕上新式的整型美容科技技術。

 據了解,有鑑於醫療美容商機迷人,加上政府積極推動觀光醫療,為趕搭上未來可預期的龐大商機,除了佳醫、萊茵茲等公司布建自營連鎖通路外,目前也有不少醫生採取策盟模式,以合夥人模式創業,另外,像佳醫集團旗下的曜亞也規劃上櫃,在在都突顯此產業大餅的迷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宏維會計師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